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石,其制造过程高度依赖各类特殊气体。无论是芯片制造还是面板生产,不同环节对气体的种类、纯度和使用方式均有显著差异。本文将从半导体产业链出发,探讨各关键环节对气体的需求特性,帮助读者理解气体在半导体行业中的战略价值。
芯片制造主要包含晶圆制造、晶圆加工(前段工艺)、封装测试(后段工艺)等阶段。其中,晶圆加工过程对高纯气体的依赖最为显著。
在光刻工艺中,为形成图形结构,需要使用惰性气体(如氮气)来保持光刻环境的洁净和干燥,防止光刻胶受到水汽影响。同时,氦气也用于先进光刻设备的冷却和对准系统中。
等离子体蚀刻和化学气相沉积(CVD)、原子层沉积(ALD)等技术广泛使用特种气体:
蚀刻气体:如六氟化硫(SF₆)、氯气(Cl₂)、氟化碳类气体(CF₄、CHF₃)等,用于刻蚀不同材质的薄膜。
沉积气体:如硅烷(SiH₄)、氨气(NH₃)、氮气(N₂)、氢气(H₂)等,用于形成绝缘层或导电层。
离子注入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如磷烷(PH₃)、砷烷(AsH₃)、硼烷(B₂H₆)等,用于在晶圆中引入杂质,调控其电性特征。
超高纯氢气(H₂)、氮气(N₂)、氩气(Ar)等用于工艺腔体的清洗、吹扫以及作为载气输送其它反应气体。对纯度要求极高(通常为 99.9999% 以上),以避免污染导致良率下降。
封装过程中虽然对气体的种类和纯度要求略低于前段制程,但仍有重要用途:
惰性保护:焊接或封装过程中使用氮气或氩气保护芯片不被氧化。
冷却与压力控制:部分等离子封装工艺中仍需用到氦气等冷却介质。
气密测试:使用氦气进行气密性检测,检测封装完整性。
在平板显示器(如LCD、OLED)生产中,气体的应用也十分广泛,但重点与芯片制造略有差异。
蚀刻气体:使用氟化气体(如CHF₃、SF₆)对金属或氧化物薄膜进行图形转移。
沉积气体:CVD工艺中用到SiH₄、NH₃等,用于沉积SiNx、SiOx等绝缘层。
OLED面板制造中蒸镀工艺必须在高真空环境中进行,氮气用于系统清洗与吹扫,确保工艺洁净度。
氦气用于冷却镀膜设备。
部分ITO(氧化铟锡)清洗或退火过程中使用高纯氧气或臭氧,提高薄膜表面性能。
| 制程环节 | 主要气体类型 | 需求特征 |
|---|---|---|
| 芯片光刻 | 氮气、氦气 | 高纯度、稳定供应 |
| 蚀刻工艺 | SF₆、Cl₂、CF₄等 | 反应性强、需控制流量 |
| 薄膜沉积 | SiH₄、NH₃、N₂、H₂ | 高纯气体,供气系统复杂 |
| 离子注入 | PH₃、AsH₃、B₂H₆ | 有毒气体,需高安全标准 |
| 封装测试 | N₂、He、Ar | 气密性测试,保护气氛 |
| 面板制程 | CHF₃、SiH₄、N₂、O₂ | 对纯度和成本要求并重 |
可以看出,尽管芯片与面板制造都属于高科技精密产业,但因工艺差异,其对气体的种类、纯度等级、安全等级、供气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不尽相同。对于气体供应商而言,深刻理解这些差异,提供定制化、高可靠性的气体解决方案,是赢得半导体客户信任的关键。

购物车
在线客服
电话咨询
提交需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