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电子设备向更小型、更高性能的方向快速发展,热管理技术已成为芯片、服务器、激光器、光通信模组等领域的核心挑战。在这一背景下,VC均热板(Vapor Chamber,蒸汽腔均热板)以其出色的热扩散能力和可靠性,正逐步成为新一代热管理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。而在VC均热板的核心运行机制中,气体的选择与应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VC均热板是一种基于相变原理进行被动散热的扁平器件,结构类似于热管,但可提供更均匀、更大面积的热扩散效果。其内部结构包括:
密封腔体(通常为铜)
多孔毛细芯材(如烧结铜粉,用于液体回流)
少量工作流体(工质)
真空环境与工质蒸气
某些产品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惰性气体
其基本工作原理为:热源加热板的一端,液体工质蒸发为气体;气体迅速扩散至冷端释放潜热冷凝;冷凝液体通过毛细芯材回流,从而形成闭合的热循环,实现高效的热传导与均温。
虽然气体在VC内部所占体积较小,但在传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VC内部最主要的气体是由液态工质蒸发产生的蒸汽,例如水蒸气或酒精蒸气。它在腔体内通过相变过程携带大量潜热,实现热量从热源到散热区的高效转移。这种传热效率远超固体金属导热。
由于气体分子在密闭腔体中扩散速度快,热量能够在水平面快速扩散至整个板面,从而显著提升温度均匀性,避免局部过热。
在某些高性能或特殊应用中,VC内部会引入少量惰性气体(如氮气、氦气等)以优化其启动温度、相变稳定性和耐久性。例如:
抑制局部干涸(Dry-out)现象;
优化低温启动特性;
减少瞬间压力波动,提升系统寿命。
类型 | 主要气体 | 功能说明 |
---|---|---|
工作气体(工质蒸汽) | 水蒸气、乙醇蒸气、丙醇蒸气、氨气等 | 主导热量传递(通过蒸发冷凝) |
惰性气体(辅助) | 氮气(N₂)、氦气(He)、氩气(Ar) | 调节启动温度、抑制干涸、改善可靠性 |
其中,水蒸气因其高潜热、成本低、环保性好,最常用于大多数中高温应用(>60°C)。乙醇、丙醇等则适用于低温或小型设备。惰性气体的使用视具体工况与设计需求而定。
在设计或制造VC均热板时,关于气体的选择和处理,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匹配设备工作温度
工质的沸点必须与应用场景的工作温度相匹配。过高将无法启动,过低则会造成压力波动或不稳定。
高纯度要求
VC中的气体必须为高纯级别(一般≥99.999%),避免杂质引起腐蚀、反应或性能衰退。
气体与材料的化学相容性
气体不能与腔体金属(常用铜、不锈钢)或工质发生化学反应,否则会影响寿命或出现故障。
精确控制充气比例
惰性气体使用量通常极小(腔体体积的1~5%),必须通过微量注气装置精确控制。过量会妨碍蒸气循环,降低导热效率。
安全性考虑
所使用气体应无毒、不燃、稳定,避免系统泄漏风险。某些气体如氨具有腐蚀性,仅限于特种工业应用。
VC均热板结合工质蒸气和惰性气体调控技术,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、高可靠性需求的场合:
服务器/高端CPU/GPU:增强核心区域散热能力,保持系统稳定性;
光通信模块(如5G基站):确保光器件在精密温控下稳定运行;
激光器/光电模块:避免温度偏移引发性能衰减;
新能源电池组:配合液冷/风冷系统进行均温控制;
轻薄笔记本、折叠屏设备:优化空间内热扩散,提升使用舒适性。
随着工艺提升和多场景定制需求的增长,对气体的选择、注入、控制技术也将成为VC开发设计的关键环节。
掌握这一微观“气体之力”,正是推动热管理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一步。
购物车
在线客服
电话咨询
提交需求
返回顶部